中國廣播民族樂團“國樂擷萃”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兩場
11月16日14:30/19:30,中國廣播民族樂團“國樂擷萃”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兩場。樂團常任指揮葛亞南執棒,演奏家們以12首跨越時空佳作編織國樂經緯。這其中既有耳熟能詳的經典金曲創新改編,亦有當代作曲家的匠心之作,更有民間樂種的活態傳承,為廣大觀眾奉獻上一場濃縮中華民族音樂之美的聽覺盛宴。

指揮/導聆:葛亞南
音樂會開篇的《作為專為阮族樂器創作的室內樂作品,《品》以“品鑒傳統、品味生活”為雙重寓意,樂曲結構借鑒傳統“九曲連環”形式,全曲在演奏技法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,通過多聲部對位、音色變化等手法,充分挖掘其藝術表現力。
二胡:王佚文 楊亞 中胡:屈惠卿 大提琴:董夢承
“姑墨”為漢代西域古國名,作曲家以考古發現的姑墨壁畫與文書為靈感,創作了這首充滿西域風情的弦樂四重奏。樂曲通過對西域音樂元素的提煉與重組,構建出“虛實結合”的歷史意境,展現出當代作曲家對絲路文化的創新性詮釋。
排鼓領奏:王兆翔
《龍騰虎躍》樂曲情緒熾熱,民族風格濃厚。作者以獨特的構思,巧妙地選用鼓樂合奏的新形式,譜寫了鼓群表演的長大段落。其中領奏與合奏相間,以及各種不同鼓的音色和節奏的多樣組合,渲染了氣勢壯闊的歡騰場面。
領奏:馬琳 趙志勇 王河久
《大得勝》源自山西忻州地區的民間吹打樂,原是當地廟會、節慶時的“迎神”音樂,整理版本保留了民間“套曲”結構。最具特色的“對奏”段落,兩支嗩吶一唱一和,配合打擊樂的“花點”節奏,展現出民間音樂的活潑詼諧,彰顯了黃土高原的質樸氣息。
演奏:田冬軍 吳曉光 吳小甦 王兆翔
“打溜子”是土家族傳統器樂形式,《八哥洗澡》以“敘事性節奏”展開,通過四段式結構描繪八哥洗澡的完整過程。樂曲完全依靠打擊樂的音色、節奏與力度變化構建畫面,展現出土家族人民對自然的細致觀察與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。
琵琶:曹楊 柳琴:王佳 揚琴:秦艷 大阮:孫錚 打擊樂:董淼
“金辰”寓意吉祥時辰,《金辰長歌》以“時間的流淌”為創作主線,采用民族室內樂編制,構建出恢弘而抒情的音樂意境。全曲通過豐富的音色變化與情感起伏,展現出“長歌當哭、歲月如歌”的人生感悟。
二胡:楊柳 屈惠卿 李宏 柴盛青 萬億 伴奏: 小樂隊
《奔馳在千里草原》創作于1970年代,是反映草原牧民生活的二胡經典之作。樂曲以蒙古族民間音樂為素材,采用“散板-快板-慢板-快板”的復合結構。開篇的散板段落,二胡以自由的滑音與顫音,模擬蒙古長調的悠揚旋律,如牧民在草原上引吭高歌。

《茉莉花》起源于民間傳唱的《鮮花調》在海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,是中國文化的音樂名片。表現了東方女性美麗、善良、勤勞、堅韌的內在品格以及對愛情、命運和理想的追求。
《絲綢之路》以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為背景,采用“多民族音樂元素融合”的創作手法。融合了絲路沿線各民族的音樂元素,象征文化交融的輝煌。通過豐富的音色變化與敘事性結構,展現出絲綢之路的繁華與悠遠。
現場觀眾在演出結束后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,向藝術家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地贊美!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用絲竹的溫潤、鼓樂的鏗鏘,串聯起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脈絡。讓廣大觀眾感受雅致的民樂韻味,邂逅深邃的音樂意境,將民族音樂的種子播撒到千家萬戶,用心用情點亮大眾的藝術生活!












